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签到天数: 336 天
[LV.8]以坛为家I
“二百五”、“250”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大家也知道它是个常用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不聪明,不开窍,或者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殊不知这个词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几个有意思的由来。
第一个说法是关于战国时期的一个说客苏秦的。苏秦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能说会道,游说六国联合抗秦,还领了六国相印。可惜他也树大招风,结了很多仇家。有一天,他在齐国被刺客刺死了。临死前,他想出了一个计策,让齐王把他五马分尸,悬赏千金捉拿刺客。结果有四个人都来领赏,说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气得大喊:“把这四个250推出去斩了!”从此,“250”就成了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的代名词。
第二个说法是关于银两的。在清朝之前,主要流通的是铜钱,有实心的和空心的两种。为了方便携带和运输,空心的铜钱用麻绳每500个为一吊串起来。那么半吊就是250个铜钱。这个数字本来没什么特别的意思,但后来可能因为和“半吊子”这个词谐音,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中不下,不专业不业余,不伦不类。
你可能会问,“半吊子”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原本是指一个没有考中进士或者没有考中举人的读书人。因为在古代考试制度中,进士和举人都是很高的学位,可以从政或者教书。而没有考中的读书人就只能在家里读书或者教私塾。他们既没有官职也没有收入,所以被人看不起,叫做半吊子。后来,这个词就泛指一个人在某方面没有真正的本领或者水平,只是半途而废,自以为是。
第三个说法是关于一个老秀才的故事。这个老秀才一辈子都没考中进士,连儿子都没生出来。到了晚年,他终于放弃了功名利禄,反而生了两个儿子。他给儿子们起了两个很有意思的名字:一个叫成事,一个叫败事。他在家教育儿子们写字,要求大儿子写300个字,小儿子写200个字。有一天他出门去赶集回来后问儿子们写字情况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从此,“二百五”就成了做事糊涂、不称职、不靠谱的人的代名词。
你可能会问,这两个儿子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呢?难道他们的父亲不怕给他们招来坏运气吗?其实这可能是老秀才的一种自嘲和无奈。他可能觉得自己一生都没有成就任何事业,也没有留下任何遗产,只有两个儿子。他可能希望他们能够成事,但也担心他们会败事。所以他就给他们起了这样的名字,既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提醒。
第四个说法是关于唐朝长安市长京兆尹的故事。京兆尹权势很大,在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伍佰就是500),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和“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你可能会问,这两个小吏为什么要被称为二百五呢?难道他们做了什么错事吗?其实这可能是长安群众对京兆尹的一种讽刺和抵制。京兆尹作为长安市长,本应该为民造福,但却只顾自己的权势和利益,不管百姓的疾苦。他出巡时要用大队的仪仗来显示自己的威风,让路人都躲避三舍。而那两个小吏就是他的走狗和打手,用长竿赶走路人,很是令人讨厌。长安群众对此十分不满,但又不敢明目张胆地反抗,于是就用“二百五”和“二秆子”这样的词来暗地里嘲笑和鄙视他们。
第五个说法是关于一个傻瓜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两。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这就是我知道的“二百五”的几种由来,你觉得哪个最有意思呢?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一个和第三个,因为它们都有一些讽刺和幽默的成分。你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删帖申请|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茶竹永川网
GMT+8, 2024-11-24 08:32 , Processed in 0.06941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