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器官恢复或接近妊娠前状态的阶段,一般为6周。在这一阶段产妇会出现一些特有的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可以避免产妇对这些症状产生恐慌。
皮下脂肪不厚的产妇产后可以自己在下腹部触及一圆圆硬硬的东西,那就是子宫,胎盘娩出后,子宫会收缩,也就是增大的子宫复旧至未孕状态大小,子宫底部下降到脐下一指,产后一天宫体反而会上升到脐平面,之后就会每天下降1-2cm,这个期间会感受到宫缩痛,宫缩时通常会感觉下腹部有紧缩感、局部张力变大、下腹部发硬等,随着宫缩逐渐频繁,会出现疼痛、下腹坠痛、腰酸等,其实是子宫收缩变小的一个过程,产后10天子宫基本会降到盆腔,产褥期过后,子宫基本恢复妊娠前大小。
哺乳时,新生儿吮吸乳头,对乳头的刺激是会反射引起分泌缩宫素,所以有的妈妈会在哺乳时感觉到下腹部阵发性的疼痛。这也是国家推行母乳喂养的原因之一,既能保证新生儿获得高质量的营养,又能促进妈妈的产后恢复。
妊娠期孕妇为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氧气等物质给胎儿,体内的血容量会增加。分娩后,大量血液从子宫胎盘循环进入孕妇体循环,造成产妇血循环增加15%及以上。产后一周左右,这些孕期储留在体内多余的水分会通过皮肤排出,尤其在睡醒后会出现满头大汗的情况,一般1-2周之内就可缓解。
产后24小时,由于产程中过度疲劳、失水、恶露等原因,产妇体温会轻度升高;产后3-4天由于乳房充血,血液淋巴回流受阻,乳汁难以排出,也会出现体温升高(但不超过38度,持续时间一般也不超过 24小时),称为泌乳热。
分娩后子宫里会有残余的血液、子宫蜕膜组织需要排出。产后3天内,一般为血性恶露,多为红色,含有大量血液,少量胎膜组织、蜕膜。产后4天-2周时为浆液恶露,呈淡红色,含少量血液、蜕膜、宫颈粘液、细菌。产后2-6周,白色恶露,呈白色,含有蜕膜、大量白细胞和细菌。需要各位产妇注意观察恶露颜色、量、气味,若出现量多、时间延长、有异味,多考虑组织残留或感染,需及时就医。同时也要注意产褥卫生,及时清洗外阴,保持清洁干燥!
产后因乳房过度充盈,或有乳腺管的堵塞都会出现乳房胀痛,一般产后7天消失。这期间需要产妇及时排空乳房,避免乳汁蓄积、结块导致进一步的排乳困难,避免进展为乳腺炎。
各位美丽的宝妈,了解这五大难题之后,是不是觉得产褥期也并不那么可怕,也会轻松度过呢?